1.浙江温州市:水利设施灾害保险助推水利“补短板、强监管” 浙江省温州市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两手发力”创新探索建立水利设施灾害保险机制,利用保险撬动资金多、理赔迅速等特点,将无法预估的灾害损失分散转化为可预算安排的固定保费支出,实现全市3级及以下堤防、水闸、堰坝投保全覆盖,水利工程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补短板”作用凸显;保险风控管理平台应用于水利设施并迭代升级,有效助推水利“强监管”,金融助力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2.江苏探索水乡特色的节水之路 江苏省全面实施节水评价,重点包括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规划、需开展水资源论证的相关规划、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等4类规划和项目。江苏从严叫停节水不达标的项目,从源头把好节水关。同时,利用经济杠杆,大力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节水贷”政策,进行合同节水管理、水效标识、水效领跑等机制创新,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江苏还深入开展节水产品技术、工艺和装备研究,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节水效率。 3.贵州安顺市创新推动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 贵州省安顺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入选中国改革年度案例。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安顺市以解决水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以支撑扶贫产业为引导精准配水,以守住青山绿水为底线精准治理,以推进改革创新为驱动精准管理,有序推进示范区重点任务,创新水利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方式,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安顺市累计开工建设重点水利扶贫项目2014处,完成投资96.67亿元。全部解决了28.54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市所属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4.青海贵德县:党建引领保障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 青海省贵德县创新开展“饮水思源,保障农村供水”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组建了一支包括党员15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的饮水安全联络员队伍,联络范围覆盖农村牧区93个村,主要负责发现、解决各种供水问题。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有力巩固了水利脱贫攻坚成果,党建工作和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实现同频共振。 5.河南南阳市:“四制四化”落实河长制工作 河南省南阳市以全域党建为引领,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出“党政负责制、部门协作制、行业网格制、绩效评价制,治乱法制化、治理系统化、监管信息化、参与全民化”的“四制四化”河长制工作新模式,推动河长制工作实现从“有名”到“有实”再到“有为”三级跳。南阳市还创新河长述职形式,尝试以擂台赛形式开展河长述职。通过立擂、摆擂、攻擂、守擂,形成了河长制工作争先机制和倒逼机制,真正发挥了河长述职作用,在全市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河长制工作局面。 6.甘肃石羊河流域重塑极度缺水地区生态 经过10多年持续努力,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阻击了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合拢趋势,避免了民勤绿洲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19年,石羊河民勤段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分别连续10年和连续8年达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约束性指标。干涸51年的下游青土湖自2010年重现水面以来,水面连年扩大,如今已达26.7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作为极度缺水地区,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为内陆河流域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7.川渝打造跨省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典范 2020年4月29日,川渝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在重庆市举行,两地决定共同组建“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协调两省市跨界河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双方发表了《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针对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川渝跨界河流,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和“清四乱”专项行动,共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8.福建探索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新模式 福建省扎实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凡是到鉴定年限的水库“应检必检”,凡是鉴定出来的病险水库“该修即修”,水库运营管护创新改革“能改全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管理。目前,全省水库实现安全鉴定全覆盖、除险加固常态化、日常管护社会化,水库安全水平居全国前列。全省84个县(市、区)中,已全面实施小型水库管护政府购买服务的有73个,占比达87%。 9.山西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 山西省积极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围绕“水量丰起来”,以汾河为重点,向汾河调引黄河水6亿立方米,加快推进汾河水库库尾险工段除险加固工程;围绕“风光美起来”,完成汾河中游示范区13.5公里先行示范段、汾河一坝和新二坝等工程,加快推进沁河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再启动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围绕“补短板”“强监管”,突出抓好地下水超采治理与岩溶大泉保护,全力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 10.山东泰安市:水土保持强监管“四轮驱动” 山东省泰安市以水土保持强监管为重要抓手,通过高位推动、优化服务、创新机制、分类施策等“四轮驱动”,落细落实责任,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位推动,市政府将生产建设项目违反水土保持法规行为的查处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构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部门齐抓共管的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体系。优化服务,采取“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创新机制,将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审批、补偿费缴纳等程序纳入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实行“水土保持违法嫌疑人清单”移交制度。分类施策,实现规范化监督管理,使自觉履责成为“常态”,主动整改成为“大多数”,被动执行成为“少数”,强制执行成为“极少数”。(转自水利部网站) |